前往购票

潇洒桐庐

当前位置: 首页 潇洒桐庐

桐庐概况

Overview-box of Tonglu

桐庐自公元225年置县,至今已有1790余年历史。境内总面积1825平方公里,下辖4个街道、6个镇、4个乡,182个行政村,人口40余万,隶属杭州市管辖,是国务院批准的对外开放县。桐庐系多山丘陵地区,属亚热带季风气候,冬暖夏凉,四季分明。平均降雨量1450毫米,平均气温16摄氏度,自然景观多姿多彩。

桐庐历来是文人雅士邀游吟诗之地。自南北朝至清代,曾有一千多位名贤高蹈之士,在这里留下了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。桐庐的山山水水,已与历史、文化、传说融为一体。桐庐自建县后,历经南宋、齐、梁、陈,隋开皇九年(公元589年),桐庐县并入钱塘县,属杭州。仁寿二年(公元602年)复置桐庐县,属睦州。宣和三年(公元1121年),改睦州为严州府。元代属建德路。明清两代称严州府,桐庐、分水均属严州府。民国成立后,废府设道,桐庐、分水属金华道。1927年废除道制后直属浙江省。1949年4一5月两县解放。1958年分水县并入桐庐,1960年5月起隶属于杭州市。桐庐在历史上曾三迁县治。建县初,县治设于今漏港滩附近。仁寿二年复置桐庐县时,新县址设于“桐江西山庄”,在今俞赵附近。贞观二十年(公元646年),又将县治迁至桐溪边,即今旧县街道所在地;后因旧县址低洼易涝,交通不便,于开元二十六年(公元738年),迁至江口,即今桐庐镇。关于县名由来,说法有三:《元和郡县志》说,因居地桐溪而得名;《太平寰宇记》中说,桐溪有颗大桐树,枝多叶茂。树冠大,遮住数亩土地,远望似庐,故得桐庐之名;据《方舆胜览》载:“有人采药结庐桐木下,人问其姓,指桐木示之,因山名桐君,郡曰桐庐。”如今以第三种说法较多。

如今,桐庐已是“国际花园城市”、“中国优秀旅游名县”和“中国最佳休闲旅游县”,有“诗乡画城 潇洒桐庐”美誉。其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优越的地理位置,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前来投资创业和休闲旅游。

桐庐旅游

Chic Tonglu

人们常说“上有天堂,下有苏杭”。朋友,只要你从“人间天堂”杭州再向西跨出一步,你一定会惊奇地发现,有一条秀绝人寰的富春江,如绿色的飘带徜徉在群山间,水绿如铺,铺出了一个潇潇洒洒的美桐庐。

桐庐,地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“富春江—新安江—千岛湖”的中心地段。境内,山水旅游资源得天独厚,山青水秀,洞奇石美,古迹悠悠,胜迹处处。“潇洒桐庐郡”、“流水带花香”便是流传了千年的吟咏。桐庐,处处是山水诗,寸寸是写意画, 从1600多年前的南北朝到清末,就有1000多名诗人到此盘桓后留下过3000多首诗文佳篇。1979年,因瑶琳仙境重新被发现,“忽然洞开新世界,不尽宾客滚滚来”,桐庐名声大噪。继而又修复建设了东汉古迹严子陵钓台、“药祖圣地”桐君山,尔后,大奇山国家森林公园、天目溪竹筏漂流、红灯笼乡村家园(外婆家)、江南龙门湾、印象富春江等一批景区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。桐庐旅游一时名冠全国,有了全国“县级旅游之冠”美誉。

经过40年的苦心经营,桐庐旅游已形成了以桐庐镇为中心,以富春江、天目溪为纽带的瑶琳仙境和富春江两大旅游板块,各具特色的景区,让人陶醉其中:那些久居地平线上,想去看看地下幻境的游人,便涌向瑶琳仙境,这里的“溶洞裸眼3D光影秀”可是华东首家;文化沉积厚实的游人则更多去钓台、富春江小三峡,既登山临水,又发思古之幽情;住厌了城市蜗居的游人,乐于去天目溪漂流,或乘竹筏,或乘皮筏,再去临江的小桥流水外婆家漫步,红灯笼小木屋小住,体验那里的民俗文化、风土人情和乡风民俗,采采花、打打牌、聊聊天,将整个身心融进大自然的怀抱中去;而到大奇山国家森林公园,可餐霞饮露,走索桥、步栈道、一路行来悠哉游哉,好不快活;登临两江入怀的桐君山,品茗清赏,再悟桐君老人济世风范,于身于心都是恰好的消遣,有着城市无法比拟的神韵和意境;也可以到印象富春江,从富春江漂流而下,体验一下南朝文学家吴均漂流富春江的乐趣,那份惬意就别提了。还有那龙隐洞府、休闲天堂的红石湾,总让人乐游忘返…

近年来,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,桐庐再度掀起了新一轮旅游发展高潮,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,依托资源优势,不断完善多元化投资体系,打响“诗乡画城 潇洒桐庐”城市品牌,构筑大旅游格局,做大做深桐庐山、水、洞、林文章。目前,每年接待游客数百万人次,在中国县级旅游史上创造了长盛不衰的旅游奇迹。

游不完的富春江山水,道不尽的潇洒美桐庐。朋友,潇洒桐庐欢迎您!富春山水拥抱您!

桐庐越剧

Tonglu Yue Opera

越剧的故乡在嵊州,而越剧的摇篮却在桐庐。

吴侬软语,温婉曲调,不少享誉海内外的越剧名角出自富春江畔。二十多年前,由桐庐越剧团创演的两部作品被接连拍成电影并在全国公映,更让一个县级小剧团成为了江南戏曲舞台上的一颗明珠。

1980年代,改革的春风吹进了当时的桐庐越剧团(杭州越剧二团前身)。1983年7月,越剧团调整演员,吸收越剧艺训班学员15名,恢复女子越剧。是年秋,演出《春江月》,并参加浙江省首届戏剧节,获优秀演出奖。1984年,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拍摄彩色戏曲艺术片《绣花女传奇》。1986年2月28日,县文化局在桐庐电影院举行由桐庐越剧团自编自演的《春江月》改编的彩色艺术片《绣花女传奇》影片首映式。1985年,桐庐越剧团又排演《桐江雨》,在省第二届戏剧节上夺魁。1986年,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成彩色艺术片,易名《桐花泪》。12月6日,桐庐电影院举行由桐庐越剧团饰演的彩色故事片《桐花泪》首映式。桐庐越剧团作为一个县级剧团,在改革开放初期,自编剧本、自己创演的两部作品拍成电影在全国公映,这在全国来说是独一无二的,对县级剧团来说更是一个奇迹。

经过多年的发展,桐庐越剧已成为“江南戏曲舞台上的一颗明珠”,先后有多人夺得中国戏剧最高奖——梅花奖。桐庐人听越剧,唱越剧已成为一种浓郁的地方文化。红灯笼乡村家园每天都有越剧表演,来桐庐旅游,一定不要错过温婉的桐庐越剧。

桐庐剪纸

Tonglu Paper Cutting

桐庐的民间剪纸古已有之,广为流传,经多年开发,出作品、出人才,形成了“凝炼概括,厚中见秀,玲珑剔透,含蓄华丽”的江南剪纸特色。

目前,桐庐剪纸人才辈出,老、中、青、少都有剪纸高手。已故百岁老人胡家芝的多件剪纸作品出国展览,并被美术馆、博物馆收藏。谢玉霞的剪纸系列作品获国家金奖。桐庐被命名为“中国民间艺术(剪纸)之乡”。2010年,由朱维桢老师等人历时3个月创作完成的“桐君悦虎”在红灯笼乡村家园揭幕,它高7米,宽10米,创造了“世界最大单体剪纸虎”纪录,让桐庐剪纸再次名声大噪。

桐庐名人

Celebrities in Tonglu

  • 中华医药鼻祖 桐君

    桐君,黄帝时人。据《浙江通志》记载:桐君住在县东山隈桐树下,其支柯偃盖,荫蔽数亩,远望如庐舍,人问其姓名,则以桐示之,因名其人为桐君。他与另一位医生彭巫在此采药求道,还在离桐君山不远的富春渚上栽培草药(此渚今名桐洲)。桐君一生勤勤恳恳采药品性,深究医理,是中国历史上研究中华医药的先行者。他的医药实践成果被后人汇编成《桐君采药录》一书,成为我国有文字记载以来最早的药物著作之一。

    为了纪念这位济世救民的中药鼻祖,后人就把他采药求道的这方土地命名为桐庐,江为桐江,溪为桐溪,其栽药洲为桐洲,采药求道山为桐君山,并在桐君山上建祠祭祀。

  • 一代宗师 叶浅予

    叶浅予(1907.3.1-1995.5.8),原名叶纶绮,笔名初萌、性天等。浙江桐庐人。从事画教学和以舞蹈、戏剧人物为主的国画创作。擅人物、花鸟、插图、速写等。笔墨顿挫自如,豪放爽朗,形象生动传神,风格独具,成就显著。中学时自修绘画。1926年起在上海当过柜台伙计,画过广告、教科书插图,并事时装设计、舞台美术布景。1928年任上海漫画社编辑,开始漫画创作。1929年开始创作漫画,后集成《王先生别传》和《小陈留京外史》。叶老耿直磊落、胸襟开阔,一生向往革命、向往艺术,自强不息, 受到画坛的广泛尊重和爱戴。

    先生之风,山高水长。叶浅予一生深深地热爱自己的祖国、热爱自己的民族文化传统,他以自己艺术和人生的完美结合,成为20世纪中国美术的代表画家之一。

  • 剪纸大师 胡家芝

    桐君,黄帝时人。据《浙江通志》记载:桐君住在县东山隈桐树下,其支柯偃盖,荫蔽数亩,远望如庐舍,人问其姓名,则以桐示之,因名其人为桐君。他与另一位医生彭巫在此采药求道,还在离桐君山不远的富春渚上栽培草药(此渚今名桐洲)。桐君一生勤勤恳恳采药品性,深究医理,是中国历史上研究中华医药的先行者。他的医药实践成果被后人汇编成《桐君采药录》一书,成为我国有文字记载以来最早的药物著作之一。

    为了纪念这位济世救民的中药鼻祖,后人就把他采药求道的这方土地命名为桐庐,江为桐江,溪为桐溪,其栽药洲为桐洲,采药求道山为桐君山,并在桐君山上建祠祭祀。

  • 布衣诗人 方干

    叶浅予(1907.3.1-1995.5.8),原名叶纶绮,笔名初萌、性天等。浙江桐庐人。从事画教学和以舞蹈、戏剧人物为主的国画创作。擅人物、花鸟、插图、速写等。笔墨顿挫自如,豪放爽朗,形象生动传神,风格独具,成就显著。中学时自修绘画。1926年起在上海当过柜台伙计,画过广告、教科书插图,并事时装设计、舞台美术布景。1928年任上海漫画社编辑,开始漫画创作。1929年开始创作漫画,后集成《王先生别传》和《小陈留京外史》。叶老耿直磊落、胸襟开阔,一生向往革命、向往艺术,自强不息, 受到画坛的广泛尊重和爱戴。

    先生之风,山高水长。叶浅予一生深深地热爱自己的祖国、热爱自己的民族文化传统,他以自己艺术和人生的完美结合,成为20世纪中国美术的代表画家之一。